正当王泰生死未卜,边关将士陷入恐慌绝境之际,王浪军夫妇正在向保安队奔近中。
而保安队面临着朝廷大军的追杀,抵达瘟疫区域。
这是,朝廷大军停在一处死伤惨重的关隘上,俯瞰着前方田野里的死尸,与保安队一行人缓行在正午的阳光下,汇成一道恐怖的风景线,人人色变。
纵然艳阳高照,温暖了大地人群,但散发出一股阴冷到骨髓里的气息。
这一刻,似乎人人打心底里发寒,大气都不敢出一口。
以至于在这种无风生波的日子里,站在关隘上的人就像是一个个雕塑人一样,凝固在关隘上,一动不动,吓傻了。
因为关隘下面死了不少人,散发出一股阴冷的血腥气息。
或者说散发出瘟疫的恐怖气息,令人心神不安。
所以没有人能够保持平常心看待眼前的一幕惨景。
绕是魏征见过世面,经历了无数大阵仗,也被这种惨景吓得面无人色,遍体微颤着呢喃细语:“为什么?
为什么会这样?”
他一遍一遍的问自己。
只不过这个答案,对他来说,暂时无解。
可是他这会儿真的迷茫,心疼,恐慌,又后悔人生了。
早知如此,他就不该向皇上献出上中下三策,让皇上派兵追杀王浪军的家人,或许情况不一样了。
因为他这会儿想明白了一些事情。
为什么王浪军要大张旗鼓的转移家人呢?
难道这不是告诉他朝廷无能,还在一味地盘剥王浪军的余热,为朝廷效死命?
王浪军凭什么为朝廷效死命?
以前没有过,现在依然不会发生。
那么王浪军大张旗鼓的转移家人,实质上在逼迫朝廷做出选择,让王浪军看见朝廷的诚意,才会帮助朝廷对抗敌人。
否则王浪军就不会造势。
大可悄然无觉的转移家人,走得干脆岂不更好?
大不了通知珩贤子事后给朝廷捎句话,王浪军已经离开大唐境内了,你们爱咋地咋地,看着办吧。
届时,朝廷与敌人又能拿王浪军怎么样?
又能把珩贤子怎么样?
这是一石三鸟,暗度陈仓之计。
同样可以达到反击朝廷与敌人的效果,岂不更好?
因为这样做就避免了正面冲突,不与朝廷结仇,以免惹上麻烦事。
毕竟与朝廷大军对战,难免落人口实。
而现在,几位大臣都在声讨王浪军大逆不道,公然造反的罪行。
这就是弊端,会引来无数后患。
所以王浪军悄然离去最有利。
但王浪军选择造势,张扬的离去方式,还不惜以命相博,图什么?
在他看来,王浪军是在敲打朝廷,该雄起了。
拿点诚意,气魄与勇气,统筹天下人对抗敌人,王浪军才会向朝廷伸出援助之手,就这么简单。
否则就是现在这种局面。
现在是朝廷大军追到瘟疫区域,不敢前进了。
眼睁睁的看着保安队两千多人,缓行在瘟疫区域,无能无力,算什么?
这是朝廷强行驱离了王浪军的麾下,在给未来树立强大的敌人的行为,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啊!
魏征这会儿只恨自己没有死谏皇上,统筹天下人对抗敌人,懊悔不已。
相对来说,他的话是在责备其他大臣,不该强势逼迫王浪军麾下的人,导致满盘皆输。
“魏丞相,王浪军什么意思啊?
他这是揣着克制瘟疫的方子,转移家人,不顾天下人的死活,算怎么回事?
难道这一切害人的计划都是他王浪军整出来的好事?”
绕是房玄龄才高八斗,也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。
吓得他遍体直哆嗦,害怕王浪军就这么离去之后,染上瘟疫,连带家人死绝种了。
这是一种无形的恐慌,冲击着他睿智的头脑,动怒了。
好像失去王浪军这根救命稻草,全天下人都得死,在心神上形成一股龙卷风肆虐起来,惊悸不止。
这太可怕了。
毕竟蝼蚁尚且偷生,何况人乎?
在死亡面前,特别是牵连家族香火传承断绝的前夕,没有人扛得住这种死亡带来的恐惧。
而他的言行,刺激着其他的大臣,分向聚集到魏征的圆脸上,张嘴欲言。
魏征不待他们开口,便冷哼一声说道:“本相怎么觉着王浪军是被你们逼出大唐的呢?
是谁一上来就吵吵着让将士进攻保安队的?
结果呢,反被保安队一轮箭雨给灭杀了一半的追兵,丧失了与保安队一决生死的实力。
绕是如此,你们还拿出皇上事先备下的圣旨,召唤王浪军回去抗敌。
理论上没有什么错处。
但诚意不见丝毫,反倒像是死皮赖脸的,以仁义道德绑架王浪军就范,救治天下人?
殊不知王浪军不耻这一套,失败了吧?
最后,牛进达率领小分队绕行到保安队前面,阻击保安队,还是被保安队一轮射杀打败了。
以本相看来,这是皇上授意牛进达将军追杀王浪军的家人,生死勿论,栽赃到敌人身上,挑唆敌人与王浪军之间的战争。
可惜没有实现。
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?
你们想过没有?”
其实他想说,这不是合作伙伴该有的姿态。
也没有半点诚意的影子。
反到像是背后动刀子,图穷匕见的小人行径。
如此做派,还想让王浪军帮衬朝廷渡过难关,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