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就要过年了,御书房的气氛越发的开始紧张了起来。不知道是谁传出来说皇上年后就要改立太子,所以导致之前纷纷站队的朝臣不由重新审查朝廷的局势。尤其近两年风头日盛的大皇子,众位大臣也从宫中打听到皇上有改立大皇子为太子的心意,但是皇上没有明说,所以众大臣只在私底下面纷纷议论。太子对于父皇想要易储一事也早有耳闻,就在刚刚,小太监传旨说,皇上召自己御书房见驾。太子心里边明白,自己终于可以卸下这个担子了。儿臣参见父皇,皇上看着下面的太子,知道若是把江山交给太子的话,太子这个性格做个守成之主都是难上加难,太子天性懦弱,做个富贵的闲散王爷也就罢了,如果硬要把太子捧上一国之君的宝座,也只会害了他。当年为了牵制娴贵妃,皇上膝下本就子嗣稀少。大皇子偏偏常年在外,四皇子又小。无奈只能选择淑妃之子,作为太子。虽然不能压制住贤贵妃,至少可以牵制一阵子。如今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,太子确实应该退位让贤了。这些年,由于自己的纵容,娴贵妃与三皇子被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,皇上看着下面老实巴交的太子,不由觉得心中有愧。太子平身吧,这些年,是朕对不住你。太子一愣,这么多年就这一刻,他觉得父皇像一个父亲,瞬间就眼眶通红说道,儿臣不觉得委屈。儿臣虽然没有大的才干,但也知道父皇的用意。如今大皇兄历练有成,儿臣恳请父皇,改立皇兄为太子。儿子自知没有多大才干,这一生只想跟母妃平安终老。况且父皇知道,儿臣不喜欢玩弄权势,更不善于结交大臣,所以儿臣自请退位,求父皇成全。皇上动了动嘴唇,终究是没有说出什么话,身在皇家就是有很多的不得已。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,退下吧,容朕想想。太子走出御书房之后,觉得今天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,自己原本就是父皇牵制娴贵妃的棋子,如今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,自己终于可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。太子看着迎面走来的皇兄,自小这个皇兄就在塞外,从不参与储位之争,与其他几个兄弟并不亲近。原本以为皇兄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。如今看来,这不争之人,要比这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。大皇子来了之后,皇上便对大皇子说自己刚刚已经跟太子聊过了。太子是自愿让位的,皇上无奈的说道,如果当年不是为了牵制娴贵妃,也不会让无辜的太子上位,太子虽性格软弱,不适合生活在皇家,但却是你们兄弟几人之中,最为磊落之人。若他日你登上大位,切记,要保二皇子一世平安。二皇子的母妃虽然不是一个省心的,但好在没有什么家世。日后把她好好安置在后宫,颐养天年就是了,相信以后太子也万不会为难于你。允信明白这是父皇在给他交代日后二皇子的归宿,其实如果父皇不说,他也打算日后让二皇子做一个富贵闲散的王爷。二皇子跟三皇子不一样,二皇子没有野心,而且二皇子向往那种平静的生活。对于三皇子,允信也都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想法,毕竟都是兄弟手足,他希望日后,大家能一起开创一个盛世。皇上也知道,大皇子并不是一个心思狭隘,残害手足之人,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。第二天朝堂上,皇上便宣布了易储的消息。由于太子资质平平,所以说被废去太子之位。而大皇子近年来战功赫赫,颇具才干,被立为太子。这一消息让众大臣们跟炸开了锅一样,皇上,臣有本奏。太子这些年虽然资质平平,但太子乃国之根本,岂能说废就废,说立就立。而且太子宅心仁厚,将来定是一位贤德的君主。皇上万不可动摇国之根本啊。众大臣众说纷纭,有主张立大皇子为太子的,也有主张不可废太子的。更有太尉一党主张立三皇子为太子的。皇上微怒,大手一挥,此事就这么定下了,众爱卿可以退下了。接着便有太监宣布圣旨,定下过了正月十五便是立太子之日,让礼部着手安排。众位大臣只能领旨谢恩,然后纷纷转向大皇子的恭喜啊恭喜。司马容在府上得知此事之后也是大吃一惊,虽然早就知道皇上想废除太子,但是没有料到这一天来的竟如此之快。丫头们得知此事,也纷纷给司马容道喜,恭喜太子妃娘娘,贺喜太子妃娘娘。紫雨笑着说这日后我们还要称您为皇后娘娘呢,司马蓉听了忙叫她不可胡言乱语。同时吩咐下去以后王府中众人,皆要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,万不可以被他人抓住把柄。等晚上,大皇子回到王府之后。司马容便问起今天废除太子一事,得知是太子自动请辞,司马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惊讶的神情,她早就知道太子无心皇位,一直以来都是淑妃精心策划着,如今知道这个消息淑妃想必很绝望吧。自己多年筹谋的一切,被儿子毁为一旦。当淑妃得知儿子自动请辞太子之位时,气的直接就晕了过去。二皇子知道自己不孝,跪在淑妃的床头,直到淑妃醒来。淑妃淡淡的说道,你走吧。我不想再看见你,我为你费尽心机挣得你如今的地位,你竟然说不要就不要。二皇子见淑妃这个样子,叹了口气说道,母妃,这么多年,难道你还没有醒悟吗。父皇从未有过让我继位之心,一直以来,我只是牵制娴贵妃的一颗棋子而已。淑妃吼道,我当然知道,我当然知道你父皇只是将你作为一颗棋子来牵制三皇子,那有怎么样,只要你坐在这个位子上,就不会有人轻易把你拉下去。既然母亲知道,